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多角度地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
题目描述
【题目】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多角度地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角度一:史料研习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国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角度二:理论指导
近代化(现代化)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或合理化)、大众化(或世俗化)进程;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即城市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报》对辛亥革命态度的变化及原因。
(2)你认为《申报》把“国”字改为“囻”的用意是什么?
(3)按照近代化的研究角度,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辛亥革命的作用。
答案解析
(1)由材料中“只有3则”、“显著位置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可知《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变化的原因可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的变化进行作答。(2)“国”字中的内容为“王”,“囻”字中的内容为“民”,由“王”到“民”的变化可体现出当时社会形势、思想的变化。(3)由“政治上”、“经济上”、“思想文化上”和“社会生活和风俗”等内容可知辛亥革命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的变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这几方面着手描述当时的变化即可。
(1)态度:从漠视与非议到认同、赞赏。原因:辛亥革命成功,中华民国建立。(2)表示国家由专制走向民主。(主权在民)(3)政治上: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经济上:辛亥革命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思想上: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民族、民主意识提高,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社会生活:辛亥革命还推动了服饰、饮食、交通、礼仪等变革,推动了社会风俗的近代化进程。
相关试题
7928 属于精神卫生一级预防范畴的是A.对
()是铁路运输的基本生产单位。
隋唐时,武功高强的李飞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
(单选题)在企业财产保险中保险人对于施救费用
1942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延安对
(单选题)成人Still病的临床特点是()
【多选】根据我国《合伙企业法》的有关规定,以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这
【单选题】 当以入厂煤和煤场盘煤计算的煤耗率
38.建立生态产品____,完善市场化、多元
小强期中考试失利,但是他没有气馁,而是认真分
新加坡的中央银行制度是( )。A复合式中央银
货车计重信息包含未知轴型的操作流程是什么?
试验室应依据()和理论配合比制定施工配合比。
用户变、配电站的工作许可人资格条件是什么?
只要是出版物需求,都会具有周期性特征
述水下浇筑混凝土的方法和要点。
体液免疫应答中最先产生的抗体是( )
夹紧力的方向应尽量垂直于主要定位基准面,同时
中国的流行音乐开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