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4:18:10

中国共产党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共产党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人民砥砺奋进,潜心筑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珊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使中国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什么?

材料二:南昌起义的枪声,掀开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振兴的新的一页,从那时起,他们从井冈山一路走来,走过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万里长征,走过艰苦卓绝、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走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解放战争,走过戌边御敌、投身建设改革的辉煌岁月

材料三:近代以来,由于我们一盘散沙,我们的民族总是在斗争中遭到失败。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抵抗力量。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

(2)中国共产党从井冈山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结合材料三,“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3)识读材料四的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一、图二我国工农业生产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材料五: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上的报告

(4)推翻“三座大山”和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的标志分别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有哪些成功实践?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一“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列强通过一系列条约,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的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受挫,中国共产党从中得到的教训是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共探索农村包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1945年,中国“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抗日民族統一线的建立,中国坚持了全民族抗战,オ使抗日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3)依据材料三图一信息“1953年”、“1957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所以,图一我国工农业生产发生変化的主要原因是一五计划的完成。依据材料三图二信息“1957-1960年中国”可知我国的发展状况呈下降趋势。结合所学知识,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人民的积极性,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呈下降趋势。(4)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的时代己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人社主义初级阶段。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行了政企分开,增强企业的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1980年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等,成为我对外开放的窗户,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5)依据四则材料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必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拓奋进,砥砺前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

(1)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实现。(意思相近,任一点即可)(3)一五计划的完成;"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4)新中国的成立(或开国大典);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对国有企业的改革;设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拓奋进,砥砺前行。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