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2-12-17 00:57:37

【案例1】 1.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立井井筒,该井筒直径6

题目描述

简答题【案例1】
1.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立井井筒,该井筒直径6.5m,深度668m,采用立井混合作业施工方式。主要机械化设备配套方案采用了FJD6伞钻打眼、HZ4中心回转抓岩机出矸、两套单钩提升、液压伸缩式模板砌壁,炮眼深度2.4m,模板高度2.0m。施工组织采用正规循环作业,综合掘进队劳动组织,每天完成一个循环。但实际施工进度较慢,循环组织经常被打乱,掘进工效低。
2.问题
(1)该井筒采用混合作业方式是否合适?
(2)该井筒施工的机械化设备配套方案是否合理?
(3)该井筒的劳动组织形式是否合适?
(4)说明井筒进度慢、掘进工效低的关键原因。

答案解析

(1)该井筒采用混合作业方式是否合适? 答:该井筒采用混合作业方式是合适的,混合作业方式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施工组织比较简单。 (2)该井筒施工的机械化设备配套方案是否合理? 答:施工配套方案不合理。采用液压伸缩式模板高度不合理,因采用混合作业方式,为增加浇筑混凝土和装岩出矸的平行作业时间,应加大模板高度。采用高度2.0m模板,高度偏小;采用HZ-4中心回转抓岩机偏小。 (3)该井筒的劳动组织形式是否合适? 答:宜组织专业掘进队施工; 组织每天完成一个循环无法实现,应组织滚班作业制;设计炮眼深度2.4m不合适,不能有效发挥伞钻的能力; (4)说明井筒进度慢、掘进工效低的关键原因。 答:井筒进度慢关键原因:(1)装岩能力偏低,(2)炮眼深度小;(3)综合掘进队人工效率低;(4)模板高度小。   

参考答案暂无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