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诘责之,或终不与一

题目描述

【题目】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诘责之,或终不与一字。元祐中锁试①礼部,每来见过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过四五龠②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③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

(节选自黄庭坚《题东坡字后》)

【注】①锁试:文中指东坡任主考官近两月间,不能与外界联络。②龠(yuè):古代容量单位。③谑弄:开玩笑,嘲弄。④翰墨:指文章书画等。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画一处)

性 喜 酒 然 不 过 四 五 龠 已 烂 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

【3】结合文章分析,为什么黄庭坚称苏东坡是“神仙中人”?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性喜酒/然不过四五龠已烂醉。此题要注意标志性词语“然”的意思:然而、可是。整句译为:他天性好酒,然而饮上四五龠便会醉。【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少”“虽”“谑弄”“义味”等字词的翻译。【3试题分析:此题属于“领悟主旨”题。扣住“神人”,从内容分析称为“神人”的具体原因。结合原文,引述某原文语句或概括情节都可;谈出一点看法。可从喜爱书法却不给别人题字的角度、从喝醉后落笔如风雨的角度作答,最后归纳为是个率性而为、质朴纯真的人。译文:苏东坡平时极不吝啬自己的书法,但却不可求他写。凡是求他写的,他都会严肃地拒绝,有时到底也不给一个字。元祐年间他在礼部任职,每次来见到桌上有纸,他会不择好坏地在上面写,写完了才停止。他天性好酒,然而饮上四五龠便会醉,不管什么场地,倒头便睡,鼾声如雷。不久醒后所写的字落笔如风雨般潇洒,即使是开玩笑也是非常有意味的,真像是神仙中的人呀!这哪里是当世的书法创作者能与他争高下的呢?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