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社会时期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 不同的社会时期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经济社会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
(1)商鞅变法中有利于旧制度的废除、新制度的建立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二:“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2)揭开这次变法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材料三:下表所示是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变化图
成分比例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3年
10.8%
11.6%
2.7%
71.2%
5.9%
1956年
32.2%
53.4%
7.3%
7.1%
0
(3)请问引起我国各种经济成分比例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胡乔木在谈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时说道:“我们不是为革命而革命,不是为阶级斗争而斗争,我们的目的还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来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会对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做出了怎样的转移?
材料五:日本是资源缺乏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
(5)根据材料说明二战后日本为推动经济发展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六:“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刘全智《“冷战”史》
材料七: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人类社会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一方案赢得了世界的一片叫好,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更是温暖了世界。
——摘自新华网
(6)材料六中的“世界新秩序”和材料七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什么实质区别?
答案解析
(1)承认土地私有(2)公车上书(3)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4)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5)重视教育(6)“世界新秩序”的目的在于称霸世界;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在于合作共赢。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中“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可知:商鞅变法中有利于旧制度的废除、新制度的建立的措施是承认土地私有,这样就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中“有之,请自嗣同始”可知:这是百日维新,揭开这次变法序幕的事件是公车上书。(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可知:引起我国各种经济成分比例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4)根据所学和材料四中“我们的目的还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来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可知:为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会做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进行改革开放。(5)根据所学和材料五中“日本是资源缺乏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可知:二战后日本为推动经济发展采取重视教育的政策。(6)根据所学和材料六七中“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可知:“世界新秩序”和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质区别是,“世界新秩序”的目的在于称霸世界;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在于合作共赢。
相关试题
梁板和桥墩整体结合在一起的桥梁结构称为(
柏林大学办学方针是服务社会。()
(单选题)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主要特征是()。
(单选题)关于闭式胸膜腔引流装置,不正确的是
我国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单位为人民币/克,即一
图4a和图4b分别反映1995年和2014年
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
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三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
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亨德尔属于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
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所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可以从事的经营活动包括()
爆炸不具有()的特点。
凄厉qīlì
下列那个工具不是拆机必备工具
教练员给学员做驾驶动作示范,是属于()教学法
开水供应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另一种是分散
流动性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是:()
关于09版第三者责任险条款中责任免除部分说法
经典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模式主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