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阅

题目描述

【题目】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所展示的企业是在中国近代哪次运动中出现的?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处于什么地位?

材料二 

(2)材料二图片中的人物“康有为”领导了哪一场变法运动?写出拉开这场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这次变法运动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材料三 

(3)材料三图1书中是如何评价孙中山先生的?孙中山一生当中最突出的功绩是领导了哪次革命?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和政党分别是?据图2结合所学说出该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4)材料四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是中国哪场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它们分别指什么?请写出当时宣传“德先生”、“赛先生”的刊物一例?请列举除材料中提到的当时宣传“德先生”、“赛先生”的人物一例?

材料五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改编自华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5)根据材料五,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解析

(1)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或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公车上书;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或思想启蒙)(3)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辛亥革命;三民主义;同盟会;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或推翻帝制)(4)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新青年》;胡适、李大钊、鲁迅、蔡元培等(任答一人,答陈独秀,不给分)(5)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或学技术到学制度到学思想,答不全或顺序颠倒都不给分。)

(1)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江南制造总局是和图二汉阳铁厂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企业;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70年代,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是中国的近代化的开端,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2)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三中的“康有为”领导了戊戌变法;19世纪末期,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积极宣传资产阶级变法维新的思想,为实现“立宪之梦”,在光绪帝的支持下,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1895年春,康有为等联合上京赶考的举子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结果上书被阻挠,失败,这就是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戊戌变法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事,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3)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图1书中是评价孙中山先生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生当中最突出的功绩是领导了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政党是中国同盟会。据图2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它们分别指民主和科学。当时宣传“德先生”、“赛先生”的刊物主要是《新青年》杂志。除材料中提到的当时宣传“德先生”、“赛先生”的人物主要有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5)据材料五“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可知,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的内容由学习西方技术(洋务运动),到学习西方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