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8 20:15:16

    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

题目描述

【题目】    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束埔寨首相洪森、意大利总理真蒂洛尼等29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秘书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等3位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高峰论坛,本次高峰论坛以“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为主题,就加强政策和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伙伴关系,推进互联互通务实合作,实现联动发展的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重大成果。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出席论坛的各国领导人的称谓不同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同为代议制,国家政体却呈现多样性?

答案解析

(1)本题为体现类试题,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2)本题为原因类试题,解答该题首先要提炼出材料信息所要表达的观点,从材料中找答案,做到理论观点与材料信息有机对接,多角度分层次书写。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概括提炼观点,描述阐释事理的能力的考查,有一定的难度。答案组织时从原因、意义角度组织。(1)本题要求学生回答出席论坛的各国领导人的称谓不同说明了什么,属于体现类试题。材料中“中国国家主席”、“俄罗斯总统”、“束埔寨首相”、“意大利总理”这些称谓的不同,充分体现各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不同。(2)本题要求学生回答为什么同为代议制,国家政体却呈现多样性,属于原因类题型。通过分析设问,学生可迅速判别本题实则考查“政体”的决定因素是国体,但作答时要注意政体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国体是影响政体的决定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1)上述材料中各国领导人称谓不同,这说明各国所采用的政权组织形式不同,即政体不同。(2)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国家的政体除了受国体决定外,还受到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政体呈现多样性。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