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在经济上经历了从为全国的抗日战争作
题目描述
【题目】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在经济上经历了从为全国的抗日战争作准备向建立战时经济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材料二 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民营企业内迁。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
——以上材料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
(2)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政府为抗战所采取的新的经济举措。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得出:发展内地军工企业;依据材料一中“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得出:改善交通;依据材料一中“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得出:增加国防建设费用。(2)依据材料二中“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得出: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依据材料二中“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得出:实行统制经济政策;依据材料二中“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民营企业内迁”得出:支持民营企业内迁。
(1)准备:发展内地军工企业(军工企业西迁可以得分);改善交通(有答出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可以酌情给分);增加国防建设费用(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举措: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内迁。
相关试题
如果小张一定要入选,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答
【填空题】 皮癌手术治疗一般都应包括一定范围
《深圳人的一天》是基于()位深圳市民的面貌来
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李政道在回忆他在西南联大
(单选题)染色体畸变的结构基础是()。
(单选题)缺血性肌挛缩常继发于下列哪一种损伤
69.李邓王名下有一套位于海沧区的住宅,20
当今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阅读下列材料,根据相
95.园区某加工贸易企业甲,因场地受限等原因
黄老师平时经常与学生交流学校的各种情况,主动
2009年与2008年相比,B市平均每个卫生
参与制定执勤战斗预案,提供相关信息资料是防火
桥涵工程施工测量主要内容有:(1)中心线、里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飞行员决策
以下哪项不属于产褥感染的表现( )
策划解决方案所需背景信息收集的原则?
下列不属于道德的特征的是()
对于肥胖的中医食疗要符合中医治疗肥胖的原则,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隆重
以下不是ADO.NET中读写SQL Se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