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1:05:39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

——[美]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

材料二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了,我们干社会主义才多长时间!何况我们自己还耽误了二十年。……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1992年)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三邓小平的功绩是,他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采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说法。“邓小平理论”正是按他所希望的样子完成的:它们为支持继续扩大市场的实用主义政策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合法性。

——[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认为毛泽东学说中的支柱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一观点?

(2)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提出的“我们要埋头苦干”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这一谈话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合法性”的理解。

(4)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答案解析

第一问由“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直接概况即可。第二问结合中国的国情对毛泽东思想进行评价。由“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1992年)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结合所学知识从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建设成发达国家角度回答。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南方谈话对中国思想解放方面的作用回答。由“它们为支持继续扩大市场的实用主义政策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合法性”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角度回答。结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角度回答。

(1)支柱: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中心(或主力);帝国主义是当时世界政治的关键。评价:这一观点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符合毛泽东学说的基本观点。(2)内涵:社会主义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建设成发达国家。影响:推动思想解放;深化改革开放。(3)理解:邓小平理论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认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注重继承与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