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探究题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探究题

材料一:学生们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

材料二:1921年7月,她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她,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集中领导全国工人运动,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2月7日,吴佩字调动军队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制造了“二七惨案”。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1)材料一中的口号出自哪一运动?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材料一运动与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关系?

(3)中国共产党从材料三的历史事件中得出什么教训?

(4)中国共产党由“13名代表”“50多位党员”,到今天的“将近1亿党员”,数字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2)材料一为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阶级基础;(3)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4)中国共产党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1)依据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可知反映的是五四运动。结合课本所学,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掀起五四运动,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被英法美列强置若罔闻,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中国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中国,引发了五四运动。(2)依据第一问已知材料一反映的是五四运动。结合课本所学,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3)依据材料三“二七惨案”,结合课本所学,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4)依据题干中国共产党由“13名代表”“50多位党员”,到今天的“将近1亿党员”,从数字上可以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进步的政党,代表了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的拥护。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