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探究题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探究题
材料一:学生们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
材料二:1921年7月,她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她,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集中领导全国工人运动,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2月7日,吴佩字调动军队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制造了“二七惨案”。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1)材料一中的口号出自哪一运动?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材料一运动与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关系?
(3)中国共产党从材料三的历史事件中得出什么教训?
(4)中国共产党由“13名代表”“50多位党员”,到今天的“将近1亿党员”,数字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2)材料一为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阶级基础;(3)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4)中国共产党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1)依据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可知反映的是五四运动。结合课本所学,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掀起五四运动,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被英法美列强置若罔闻,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中国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中国,引发了五四运动。(2)依据第一问已知材料一反映的是五四运动。结合课本所学,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3)依据材料三“二七惨案”,结合课本所学,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4)依据题干中国共产党由“13名代表”“50多位党员”,到今天的“将近1亿党员”,从数字上可以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进步的政党,代表了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的拥护。
相关试题
属于阴的药味是:() [单选题] *
(判断题)数字通信是指将数字化的信号进行传输
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和发展始终是我国
1065、( )是舰艇装备最广泛的主力战舰。
读下图,人们发现,面对母语或自己非常熟悉的语
孔子的思想精髓主要存在于()中。()
【判断题】 欠电压是指工频下交流电压方均根值
电影院∶观众∶观影
奥斯卡·皮斯托瑞斯获得伦敦奥运会入场券前,国
作为农业基础,在农业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的是(
层罐笼的各层净高应符合什么要求?
施工现场用电需采用何种方式?()
酸碱中和反应,反应达平衡时pH值()。
假释与减刑的主要区别是( )
缆风绳与抱杆顶部及地锚的连接应牢固可靠;缆风
共享存储区通信是一种()通信方式。
垫料的卫生学意义?
监察机关受理控告、检举、申诉的范围是什么?
路基的横断面基本形式有()和不填不挖路基等四
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