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05:58: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1)材料一图示反映了从1801年至1851年的50年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比例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一战期间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发展概况示意图

——《必修2历史图册》

(2)根据材料二图示信息,概括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期间这一地区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新中国诞生时,旧中国遗留下来不多的工业70%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内地和西部儿乎没有像样的工业。“-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大型项目中80%在内地,694项重点工程,中西部占68%。

1956年,中央明确提出:“第三个五年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在此期间,国家投资2000多亿元,兴建2000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内地和西部。

(3)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建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工业布局的特点。并分析这种布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案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图片信息可知农业人口减少,工业人口增加;第二小问从工业革命角度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地图可知是集中沿海地区,工业以轻工业为主;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原因回答即可。(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苏联援建的156项大型项目中80%在内地,694项重点工程,中西部占68%”可知是大中型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内地和中西部;第二小问结合材料和所学从旧中国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以及对付未来战争的需要回答。

(1)农业人口减少,工业人口增加。工业革命使人类工业化迅猛发展。(2)特点:以轻工业为主;集中在沿江沿海城市。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专制,民国政府发展实业;“二十一条”引发国人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布局特点:大中型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内地和中西部。原因:原来的布局不合理,旧中国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对付未来战争的需要。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