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4:32:33

中国是世界的一个部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是世界的一个部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近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1500年起到20世纪初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出现的原因。

主题二: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材料三     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4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3)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中期茶丝出口变化趋势,并据此说明中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

材料四     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车。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4)根据材料四,指出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开动了现代化这辆列车”的含义。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问考查的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知识点,旨在考查识记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自1500年起到20世纪初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指出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很显然必须答上新航路开辟、欧洲国家早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1500年即16世纪时期,这是公认的新航路开辟的标志性时间,看到1500年,就是看到了新航路开辟,紧接着联想到欧洲国家早期殖民扩张,随后的两次工业革命当然也是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大事件。(2)本问考查的是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原因,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主要特点及原因”要求,避免作答不完整。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二信息“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等,分析、认知,重点把握到“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维度,言之有理即可。关于第二小问,与(1)问有一定联系,结合相关史实,重点注意从以下方面展开: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输出等,所组织的答案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有理即可。(3)本问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到两个小问,总体上比较简单。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三信息“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4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 丝的出口,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等,不难直接分析、认知得出答案,即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茶、丝的出口呈现增长趋势。关于第二小问,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到“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维度展开,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4)本问考查的是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知识点,旨在考查归纳、概括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四信息“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把握到答案,即实现富国强兵或自强求富。关于第二小问,实际上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以下方面展开: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等,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1)事件:新航路开辟;欧洲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2)特点:以欧洲为中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原因: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输出;殖民扩张。(3)趋势:茶、丝的出口呈现增长趋势。说明:中国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4)主观目的:富国强兵或自强求富。含义:开办了中国最早的一批近代工业;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