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7:22:42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曾经取得了辉煌成就,也有失败的教训。苏联解

题目描述

【题目】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曾经取得了辉煌成就,也有失败的教训。苏联解体后,中国成功探索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出台的,而是以实施粮食税为开端逐步充实完善的。实施粮食税引发剩余粮食的交易,从而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说:“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二  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实行工商业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摘编自吴于魔、齐世荣《世界史囗现代史》

材料三 

会议

主题报告内容选摘

中共十四大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

中共十五大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提及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据材料一,指出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特点。二战后苏联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理论贡献。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得到的有益启示。

 

答案解析

(1)内容,根据材料“以实施粮食税为开端逐步充实完善的”可得出实行粮食税;根据材料“实施粮食税引发剩余粮食的交易,从而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市场机制”可得出允许商品买卖。特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允许商品买卖,因此其特点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发展经济。(2)特点,根据材料“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可得出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根据材料“实行工商业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可得出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共同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苏联领导人都对苏联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但都失败的共同原因是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3)根据材料“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10月召开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根据材料“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可得出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从本国国情出发,适应本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同时应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作为发展经济手段的作用,充分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借鉴他国建设经济的有益经验。

(1)内容:实施粮食税;允许商品买卖。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发展经济。(2)特点: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共同原因: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3)贡献: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4)启示:充分利用市场建设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