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大运河图(如下图)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大运河图(如下图)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三:炀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

请回答:

(1)图中的大运河开凿于隋朝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2)图中字母A、B、C、D各代表的大运河的哪四段?

(3)除大运河外,请你写出你知道的两个中国古代著名工程。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隋朝修大运河这一事件进行评价?

 

答案解析

(1)隋炀帝(2)A代表永济渠B代表通济渠C代表邗沟D代表江南河(3)长城、都江堰(4)积极方面:沟通了南北交通;加强了南北(经济和文化)联系;促进了运河沿岸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答出以上任何3个方面,即可得分)消极方面:加重了人民的徭役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或社会矛盾),引发人民起义,加速了隋朝的灭亡。(答出以上任何2个方面,即可得分)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是隋朝统一中国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发展江淮漕运,增强北方边防力量,从公元584年到公元610年隋文帝时期开凿的。(2)大运河充分利用了过去开的运河和天然河流,由北向南开凿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终于凿成和疏通了以国都洛阳为中心,北抵河北涿郡、南达浙江余杭的大运河。(3)依据所学知识可列举长城和都江堰。长城的修建,防御了北方游牧名族匈奴的进攻,保护了北部边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北部边疆的开放。都江堰的修建解决成都平原的灌溉水源问题,使成都平原从此沃野千里,成为天府之国。(4)评价大运河应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进行评价。积极方面:沟通了南北交通;加强了南北经济和文化联系;促进了运河沿岸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消极方面:加重了人民的徭役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人民起义,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