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7 01:48:26

    材料一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 

   

安徽风阳龙兴寺画像  大明王帮北京太庙画像

材料二  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孝文陵神功圣德碑时早着力刻画朱元摩非凡的外鲍。龙髯长郁,然项之奇骨,隐起至顶,威仪天表,望之如神。《明太祖实录》在追述朱元璋少年之事时赞曰:“上稍长,资貌雄杰,志意廊然,独居沉念,人莫能测。”《明史》据此写道:“(上)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摘编自胡丹《朱元璋相貌之谜的考析与解读》

(1)材料一中的左图和右图均为明太祖朱元璋画像,人们对这两幅画像中究竟哪一个是真实的朱元璋存在纷争,请说出你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析朱元璋相貌出现争议的原因。

答案解析

(1)材料一中左图和右图反映了两副迥然相异的朱元璋面貌。说明:结合所学可从朱元璋既是雄才大略的旷代圣主和明君,又是一个暴君的角度分析回答。(2)原因:根据“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孝文陵神功圣德碑时早着力刻画朱元摩非凡的外鲍”得出朱元璋圣明的正面形象是官方、正史的语言,突出帝王的威严;根据“《明太祖实录》”“上稍长,资貌雄杰,志意廊然,独居沉念,人莫能测。”得出那些掺杂了各种离奇、惊骇内容的故事形象,主要出自民间的演义与加工。

(1)材料一中左图和右图反映了两副迥然相异的朱元璋面貌。说明:由于朱元璋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格形象,才会产生两副迥然相异的朱元璋面貌。一方面,朱元璋是雄才大略的旷代圣主和明君,一方面,他又是一个暴君,在野史、戏剧中出现了大量描写他猜忌、多疑、滥杀的故事。(2)原因:朱元璋圣明的正面形象是官方、正史的语言,突出帝王的威严;那些掺杂了各种离奇、惊骇内容的故事形象,主要出自民间的演义与加工。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