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兄弟同心)

材料一  我想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结果,他找到了真正的朋友,找到了国内真正的盟友,也看到了革命的基础是农民和工人。

——《复兴之路》

(1)为了与“国内真正的盟友”合作,国民党一大上确立了哪一政策?这次合作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请列举两例史实。

材料二  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其豆之煎,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

——1936年12月17日《桂林日报》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陕变”事起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陕变”事件后,中国共产党态度如何?

材料三  如图

(3)面对侵略,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打击日本侵略者。请写出材料三图片中两位历史人物的名字。

(同室操戈)

材料四  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4)“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之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怎样的论断?在古田会议上,确立了怎样的建党建军原则来指引我党当时的革命斗争?

材料五  如图

(5)材料五反映了哪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进程?

答案解析

(1)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创办了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东北三省,而且日本侵略者又将侵略势力扩张到了华北,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3)李宗仁:彭德怀。(4)“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思想建党、政治建军".(5)解放战争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农工三大政策。它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这次合作创办了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陕变”是指西安事变,事起的原因是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东北三省,而且日本侵略者又将侵略势力扩张到了华北,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为了民族的利益,中共决定不计前嫌,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左图是台儿庄战役的指挥者李宗仁;右图是百团大战的指挥者彭德怀。(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会议,即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5)根据材料五“粉碎敌人进攻→转入战略进攻→进行战略决战→推翻反动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良崮战解放军役粉碎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在三大战役中,国民党军150多万人在短短的四个月里被解放军歼灭;而渡江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政权垮台。因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