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构筑历史发展的时序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下列图示

题目描述

【题目】构筑历史发展的时序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A事件反映的是哪次农民运动:________。

(2)B事件中这一阶级派别努力的目的是:________。

(3)C事件中在黄海海面“以死壮军威”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

(4)E事件中所签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是:________。

(5)D、F两个事件共同的特征是学习西方的:________。

(6)G事件中所标举的口号是:________;其代表人物中最早宣传马克克思主义的是:________。

(7)通过观察以上年代尺所呈现的内容,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史在这一阶段的发展线索是:________。

答案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    维护清朝统治    邓世昌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政治制度(制度)    民主与科学    李大钊    列强侵华与抗争与探索交替(交错、交织)进行

(1)根据图示可知,A发生在1850-1860年之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事件是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2)根据图示可知,B发生19世纪60年代,结合所学可知,B反映的是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3)根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C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担任护航任务,在黄海大东沟遭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为国捐躯。(4)根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E反映的是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5)根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D反映的是戊戌变法,E反映的是辛亥革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是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制度)。(6)根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G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要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的空前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其中最早宣传马克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7)通过观察以上年代尺所呈现的内容,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史在这一阶段的发展线索是:列强侵华与抗争与探索交替(交错、交织)进行。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