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1:11:14

改革既是引领社会进步的主要途径,也是引导社会风气的一种主要方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既是引领社会进步的主要途径,也是引导社会风气的一种主要方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引者注:“袍”和“泽”均为古代衣服,后以此称军队中的同事)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摘自《诗经·秦风·无衣》

材料二“中国”一词在传统中有三种主要涵义:第一是地理意义的中国,中国即“中原”……二是政治意义的中国……第三是文化意义的中国,中国是文明世界……在古代,能称为中国的政权,必需占据中原和践行华夏文化,所谓“居中国则中国之主”,“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

——据台湾学者黄俊杰等文章摘编

(1)材料一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怎样的社会风气?请结合所学指出在商鞅变法后这一风尚于秦国更盛的主要原因。古代少数民族政权要以中国自居,就必须“居中国”和“行中国之道”,请以北魏孝文帝改革史实说明材料二的这一结论。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为历史上成功的两次改革,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最主要相同作用是什么?两者成功又具备了哪些相同因素?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化和孝文帝改革,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第一问学生从材料中“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可知崇尚武力,第二问学生结合当时改革变法中奖励军功政策相关,第三问答出孝文帝改革中汉化的措施即可;(2)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一问考查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最主要相同作用即推动了社会性质的转型,第二问答出二者改革成功的因素,从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政策是否有效、统治者个人因素等方面来考虑。

(1)风气:从军或尚武。原因:(商鞅变法)奖励军功。说明:迁都洛阳;学习汉族文化,仿照汉人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等(2)作用:推动了(秦国、北魏)封建制的确立或进程(加速了北魏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因素:顺应了历史潮流;最高统治者支持;措施合理有效;改革者注重策略;改革者坚持改革、锐意进取、勇于斗争的精神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