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走进中世纪的欧洲,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让我们走进中世纪的欧洲,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古西欧的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多兴起于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材料三 他们(新兴市民)要求建立城市学校,由城市当局选聘教师、决定学费、确定入学条件,学习处理商业事务与行会行政事务,培养职业技术技能。于是,多数城市形成了世俗教育学校……到12世纪以后.…中世纪大学应运而生。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材料四 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租地农场的出现,富裕农民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城市中,随着手工工场规模扩大,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市民阶级),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二及材料二,指出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是什么?中世纪晚期,它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3)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条件有哪些?城市的兴起有什么历史意义?
(4)根据材料三,分析世俗教育学校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5)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13、14世纪以来,欧洲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与社会结构变化之间有何关系?
答案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材料图一反映的是中世纪西欧的封君封臣制。中世纪欧洲通过君封臣、臣封臣垂直结构构成了西欧中世纪的封建结构,他们之间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2)第一问依据所学召开,材料图二是中世纪西欧的庄园,随着西欧封建化过程的逐步发展,大大小小的封建庄园建立起来,布满西欧各地,代替了原来的农村公社,成为社会的经济细胞。庄园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中古西欧的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城市的兴起,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西欧的庄园走向衰落和瓦解。(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它们多兴起于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可知,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需要是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条件;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可知,城市的兴起,逐渐瓦解封建制度,孕育了早期资产阶级。(4)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要求建立城市学校,学习处理商业事务与行会行政事务,培养职业技术技能”可知,新兴市民的要求、支持建立世俗教育学校;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多数城市形成了世俗教育学校……到12世纪以后…中世纪大学应运而生”可知,世俗教育学校的形成,为大学的兴起奠定基础。(5)依据材料信息“租地农场的出现,富裕农民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城市中,随着手工工场规模扩大,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市民阶级),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可知,13、14世纪,西欧生产经营方式变化引发了社会结构变化,促进欧洲进入近代社会。
(1)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2)庄园;走向衰落和瓦解。(3)条件: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需要。(意思相近也可)意义:瓦解封建制度,孕育早期资产阶级。(4)原因:新兴市民的要求、支持或者城市发展的需要。作用:为大学的兴起奠定基础(5)生产经营方式变化引发了社会结构变化,促进欧洲进入近代社会。(类似亦可)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下图为在单线区间线路上施工时,使
1029作风问题本质上是()。答案8700
(单选题)全站仪测量边长时应考虑仪器()的改
发展党员,必须坚持( )的原则 [单选题]
(单选题)下列是旅游动机形成的客观因素的是(
在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中,涌现出大量的民族
按照联合国标准,中国大约一半的陆地地区处于缺
你正排队买东西,一个后来的插到你前面。遇到这
李某因病去世,临死前曾立下遗嘱并公证,将其财
荣获国家荣誉称号的樊锦诗,1963年大学毕业
“汉中案例”中给病人开出安乐死处方的是()
场地建立的方式有()答案?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是教师的帮助与教育。(
某砂轮工于冬季因右手手麻、手痛、夜间疼痛加剧
城市中的各项活动需要利用一定的土地,同类活动
尿毒症合并高磷血症时,应将磷的摄入控制在60
秘书涉外交往礼仪中,谈话的禁忌包括()。
下列符合箱梁架设基本要求的有( )。A架桥
网络违法犯罪对公共利益带来重大危害是我国网络
在假设检验中,“=”总是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