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7:58:47

市易法是力推的富国之法,其中一些做法值得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市易法是力推的富国之法,其中一些做法值得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神宗时期,随着大商人势力的发展,他们在本行业实行垄断经营,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欺凌压榨外来商人,盘剥勒索本地行铺稗贩。……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朝廷在京师设立市易务。尔后,全国较大城市亦陆续设置市易务或市易司。……设立市易务的初衷是使“出入不失其平”、“开阖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民”以及“因得取余息以给公上”。

﹣﹣方宝璋《怎样看宋代市易法》

材料二:市易务拥有“增”、“损”物价的权力,贱买贵卖就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市易务官大多是从被称为“兼并之家”的大商人中召募的,一旦大权在手,强迫客商低价卖给市易务,再转手高价强卖给行铺户。……市易务吏人众多,如市易法规定在京市易务设勾当公事官一员,但从设置之初就突破了这一限制。……法定的市例钱远不够增设的吏人俸给,庞大的行政开支压力促使市易务不择手段地增加收入。

﹣﹣魏天安《王安石市易法真相:国家强制剥夺国民财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推行王安石市易法的主要背景和目的。

(2)除了市易法,王安石还采取了哪些富国之法?

(3)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市易法的初衷并没有真正实现的原因。

答案解析

(1)背景:根据材料一“……他们在本行业实行垄断经营,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欺凌压榨外来商人……”得出大商人垄断经营,扰乱商业秩序; 目的:根据材料一“设立市易务的初衷是使‘出入不失其平’、‘开阖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民’以及‘因得取余息以给公上”可从平抑物价、抑制兼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进行概括即可。(2)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中的富国措施还包括推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3)原因根据材料二“市易务拥有‘增’、损’物价的权力……市易务官……强迫客商低价卖给市易务,再转手高价强卖给行铺户……但从设置之初就突破了这一限制……庞大的行政开支压力促使市易务不择手段地增加收入。”可从国家过度干预、执行机构动机和手段不当等方面进行概括。

(1)背景:大商人垄断经营,扰乱商业秩序。目的:平抑物价;抑制兼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2)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中富国之法除市易法外,还有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等。(3)原因:国家过度干预商业;执行机构动机,手段不当。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