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30 07:02:20

从2017年开始,文化类节目火爆荧屏,《见字如面》《中国诗词

题目描述

【题目】从2017年开始,文化类节目火爆荧屏,《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

这些“高而不冷”的优秀文化节目唤起了我们心灵深处的那份对家、对国、对传统文化的情愫。

这几档文化类节目的制作者创新思路,克服文化灌输与道德规训的“积弊”,紧紧抓住中国受众的传统文化情结这个文化的痛点,用人同情感突显文学之美,用人文情怀加深节目厚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准的电视阐释,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诉求,不仅让观众得以在荧屏上邂逅诗和远方,更是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和反思。

但也有网友对这些节目提出了批评:有网友指出,这些节目的制作形式基本停留在背诵、记忆层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不甚紧密。还有网友认为主持人“尽说些漂亮而毫无营养价值的话”,或者吐槽其把“备课材料”念出来。网友们的不同评价,对文化类节目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谈谈我们应怎样正确看待网友的批评意见。

 

答案解析

本题以文化类节目火爆荧屏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认识论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设问指向我们应怎样正确看待网友的批评意见,属于措施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认识论”的知识主要包括:实践的含义及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含义及特征、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与上升性等;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正确看待网友的批评意见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落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不同网友在知识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尽相同的认识,由此产生分歧是正常现象:②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在对文化类节目的争论上,网友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局限性,出现认识偏差甚至错误都是难免的。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通过批评,不同看法得以交流和碰撞。有利于人们取长补短,克服认识的片面性,促进认识的发展。(每条3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