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改革是推动民族进步、国家富强、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是推动民族进步、国家富强、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令把十家编成一什,五家编成一伍,互相监督检举,一家犯法,十家连带治罪。不告发奸恶的处以拦腰斩断的刑罚,告发奸恶的与斩敌首级的同样受赏,隐藏奸恶的人与投降敌人受同样的惩罚。

——译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魏孝文帝)平常喜欢读书,手不释容。“五经”的要义,看过之后就能讲出来,史传百家,没有不涉猎的。善谈《老子》《庄子》,尤其精通释义。并且擅长写各种文章,一气呵成,不改一字。

——摘编自《后魏书》译文

(1)材料一是中国历史上哪次变法的内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判断这次变法的主要倡导者有可能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

(2)材料二突出说明了孝文帝具有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任意举一例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3)材料一、二反映的内容是中国历史上两次比较成功的变革。你认为促使这两次改革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解析

(1)是商鞅变法的内容。属于诸子百家的法家。(2)说明了孝文帝具有喜欢读书、善于学习汉文化的特点。孝文帝改革的内容:迁都洛阳,禁胡语,改汉姓,穿汉服,胡汉联姻,整顿吏治,变革税制,改革官制等等。(3)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支持;立足实际等等。

(1)依据材料一的“史记﹒商君列传”和“下令把十家编成一什,五家编成一伍,互相监督检举,一家犯法,十家连带治罪”可知材料一是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属于诸子百家的法家。战国时期的法家主张改革,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2)材料二的“平常喜欢读书,手不释容。并且擅长写各种文章,一气呵成,不改一字。”说明了孝文帝具有喜欢读书、善于学习汉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迁都洛阳,禁胡语,改汉姓,穿汉服,胡汉联姻,整顿吏治,变革税制,改革官制,学习汉族的礼法等。(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两次比较成功的变革。两次改革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支持,都立足实际等,这是促使这两次改革成功的因素。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