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8 22:35:51

    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

题目描述

【题目】    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习近平主席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下列说法蕴含的哲学道理与这一论述相符的有

①物之不齐,物之情也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④天人合一,民胞物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亚洲各国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有着相似的历史境遇、相同的梦想追求。亚洲各国应该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B.矛盾的普遍性是区分不同事物的依据

C.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D.承认矛盾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答案解析

本题以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为话题,从哲学生活角度设置有关问题,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1①:“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意思是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自然规律,体现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①不合题意。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为实现了和谐,则万物即可生长发育,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发展、继续,强调文化要互相借鉴而丰富,②符合题意。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寓意要像大海能容纳无数江河水一样的胸襟宽广,以容纳和融合来形成超常大气,强调文化要相互交流、融合,才能共同繁荣,③符合题意。④:“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就是说,天地犹如父母,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人民都是我的兄弟,万物都是我的朋友,强调文化创新要立足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④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2A:有着相似的历史境遇、相同的梦想追求。亚洲各国应该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A符合题意。B:矛盾的特殊性是区分不同事物的依据,B错误。C: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C错误。    D:承认矛盾普遍性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D错误。故本题选A。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1)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2)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