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历史上的大国都经历过曲折探索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上的大国都经历过曲折探索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040亿美元,到1932年只剩下580亿美元了,美国损失了一半的财富……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使“美国损失了一半财富”的事件是什么?“新政”的“新”表现在哪里?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经济进入了什么时代?

材料二  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鲁教版《世界历史》八年级下册

(2)材料二中苏联“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被称为什么?20世纪50年代,针对这一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苏联哪位领导人进行了改革?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人由一五期间“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到着手探索自己的道路;在探索自己道路时,原以为自己找到了正确道路,但实际上又不自觉地步上了苏联走过的工业化“大跃进”和“赶超战略”的老路;紧接着,满以为我们在吸取苏联教训,“反修防修”,最后不自觉地又步了苏联30年代大搞阶级斗争的老路。

——摘自《邓小平文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走过了一条怎样的“学习——探索——走老路”的曲折道路?

答案解析

(1)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经济大危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新经济时代.(2)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3)学习:实行一五计划,一五期间,通过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探索:以1956年八大为主要标志,中共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老路:50年代末,党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三年经济困难;60年代,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的左的错误继续发展,导致了“文革”十年内乱,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1)根据材料一“192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美国损失了一半财富”的事件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据“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可知,“新政”的“新”表现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经济稳定增长,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2)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苏联“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与此同时,苏联加快了实现农业集体化的步伐.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20世纪50年代,针对这一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苏联赫鲁晓夫进行了改革,赫鲁晓改革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上讲,却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在一定程度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彻底改变该模式。(3)根据材料“由一五期间“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到着手探索自己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学习”指的是照搬苏联制定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一五期间,在1953-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据“在探索自己道路时,原以为自己找到了正确道路”可知,“探索”指的是以1956年八大为主要标志,中共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根据“但实际上又不自觉地步上了苏联走过的工业化“大跃进”和“赶超战略”的老路”、“最后不自觉地又步了苏联30年代大搞阶级斗争的老路”可知,“老路”指的是50年代末,党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三年经济困难;60年代,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的左的错误继续发展,导致了“文革”十年内乱,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