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3:56:03

    2018年9月23日中国首设“中国农民丰收节”,展示

题目描述

【题目】    2018年9月23日中国首设“中国农民丰收节”,展示了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就,农业是经济的命脉,历代政府都注重农业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古代篇)

材料一 春秋以及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

——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指出“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 元世祖即位之初就发布诏令:“国以民为本,民以求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摘自北师大新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材料中的诏令表明了元世祖推行的什么政策?元世祖设立了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是什么?

(近代篇)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草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摘自北师大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材料中涉及民生的内容是什么?该内容在同盟会纲领中又是如何阐述的?

(现代篇)

(4)请你分析图一的图文信息,说说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法令的内容?

(5)请你分析图二的图文信息,从1953年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为此采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6)由图三看出,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并请写出该政策的主要内容。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一“春秋以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可知,大量土地被开垦出来的根本原因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2)根据材料二“元世祖即位之初就发布诏令:“国以民为本,民以求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世祖推行的是重农政策;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是司农司。忽必烈推行重农政策。发布“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的诏令;下令把许多牧场重新恢复为农田,禁止掠夺人口为奴;朝廷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规定以“户口增”“田野辟”“赋役平”作为衡量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诏令司农司编写《农桑辑要》,刊行四方,取得显著成效。(3)根据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草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涉及民生的内容是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该内容在同盟会纲领中阐发为平均地权。(4)根据图一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更加巩固了新生的人们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5)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6)根据图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2)重农;司农司(3)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平均地权(4)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5)农业生产合作社(6)家庭联产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