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古今中外许多改革的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古今中外许多改革的事例无一不证明了这一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材料二  美国私人企业体系的基本面还是完好的,但是需要来自政府的短期协助来渡过大萧条,并且政府也应该提供永久性的安全网,以此确保较弱的个体不会屈从于激烈的经济竞争所带来的压力。

材料三  1874年——1890年,日本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为12.1%,同时期的英国为1.7%,法国为2.1%,德国为3.5%,日本在短短的15年的时间内,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并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差不多用了200年左右时间才完成的资产阶级现代化的进程。

(1)为变法图强,以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领导了什么运动?此运动在社会上起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的大萧条指什么?美国政府采取何种政策渡过大萧条?

(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回答:这一现象的产生与日本历史上哪一事件的开展有关?根据材料归纳日本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和资产阶级现代化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请探究,改革要获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至少两点)

 

答案解析

(1)维新变法运动。思想启蒙.(2)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3)明治维新。速度快,时间短(4)改革要勇于创新;改革要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改革要关注民生

(1)为变法图强,以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维新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但是它被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镇压下去,在社会上主要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依据材料二“美国私人企业体系的基本面还是完好的,但是需要来自政府的短期协助来渡过大萧条”,可知材料二中的大萧条指经济大危机,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从美国开始,席卷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大危机也被称为“大萧条”。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为了克服经济危机、维护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实施了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逐渐使得经济复苏。(3)结合材料三“1874年——1890年,日本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为12.1%……”,可知与明治维新有关,19世纪60年代,日本开展明治维新,大力学习西方文明,在经济方面实行殖产兴业,大力开展工业化建设。依据材料三“日本在短短的15年的时间内,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并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差不多用了200年左右时间才完成的资产阶级现代化的进程。”可知特点是速度快,时间短。(4)开放性问题,但要紧扣“改革成功因素”这一主题,如改革要获得成功的关键是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改革要立足国情;改革要关注民生,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者要有坚定的意志;改革要勇于创新等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