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

题目描述

【题目】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l与图2中,反映的是西周的哪一政治文明的成果呢? 2014年6月9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中国第9个国家级新区正式获批,这一新区该归属图1中哪些诸侯国管辖呢?

(2)根据所学知识,图2中的人物身份,由上而下对应分别是哪些呢?由上而下对应的第二等级具有哪些义务和权利呢?

(3)根据所学,图3反映的是这一时期的哪些社会变化呢?

(4)根据所学,图4反映的是这一时期的哪些社会变化呢?

(5)从图3到图4,反映的是这一时期的哪一社会变化呢?

(6)图5中,反映的是这一时期的哪一政治文明成果呢?根据所学回答,现在的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黄岛区)应该隶属当时哪一机构管辖呢?

答案解析

(1)分封制;齐国、鲁国。(2)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可以在自己的封地进行再分封,独立性较大。(3)春秋霸主先后相继、奴隶制(社会)瓦解。(4) 战国七雄同时并存、兼并战争连绵不断和封建制(社会)形成。(5)三家分晋或晋国被韩赵魏瓜分(回答田氏代齐不得分,因为图中看不出来)。(6)郡县制;琅琊郡。

(1)第一小问依据图1左上角注解“主要诸侯国都”,图2中的人物,题干中“西周的政治文明成果”,这些条件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是西周的分封制,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风到各地,建立众多的诸侯国;第二小问学生注意“归属图1中‘哪些’诸侯国”,题文中“青岛西海岸新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西岸,包括青岛市黄岛区全部行政区域,其中陆域面积约212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这个地理位置结合图片可知西周鲁、齐两个诸侯国。因为鲁国在今山东曲阜,齐国在今山东淄博。(2)依据题干中关键词“由上而下”,结合课本所学,周天子通过分封制,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诸侯;诸侯在自己的封土内,又将土地和平民、奴隶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将土地和平民、奴隶分赐给士。故从上到下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第二等级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可以在自己的封地进行再分封,独立性较大。(3)依据图3“春秋争霸形势图”可知反映的是春秋时期。结合课本所学,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夺,一些强大的诸侯取得优势,先后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这些霸主左右着政局,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已经完全崩溃,奴隶制社会开始走向瓦解。(4)依据图4“战国形势图”可知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结合课本所学,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史称“战国七雄”;七国拥有强大军队,兼并战争连绵不断。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5)依据图片结合上面的问题可知,从春秋争霸到战国时期的原因。结合课本所学,结合课本所学,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稍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田氏齐国。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史称“战国七雄”。(6)依据图5“秦朝形势图”左下角“郡级住所”,结合课本所学,为了适应统一形势,秦朝创立一套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琅琊郡就是三十六郡之一,是现在山东青岛黄岛区的琅琊镇。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