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提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在它的起源阶段,有三位名人和
题目描述
主观题
材料:提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在它的起源阶段,有三位名人和一个关键地点。第一位名人,大家耳熟能详,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计算机科学之父”和“人工智能之父”——阿兰.图灵。他对人工智能的贡献集中体现于两篇论文:一篇是1936年发表的《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在文中他对“可计算性”下了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并提出著名的“图灵机”设想,从数理逻辑上为人工智能用上“机械大脑”开创了理论先河;而另一篇论文对人工智能的影响更为直接,其名字就是《机器能思考吗》。在这篇论文中,图灵提出了一种判定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试验方法,即著名的图灵测试: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而不能被辨别出其机器身份,那么这台机器就是智能的。上文所述的“中文房间实验”正是图灵测试的一个变种。可以说,图灵是第一个严肃地探讨人工智能标准的人物,被称作“人工智能之父”当之无愧。第二位名人是一位神童,18岁即取得数理逻辑博士学位,这就是“控制论之父,,维纳(NorbertWiener)。1940年,维纳开始考虑计算机如何能像大脑一样工作,发现了二者的相似性。维纳认为计算机是一个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转换的系统,只要这个系统能得到数据,就应该能做几乎任何事情。他从控制论出发,特别强调反馈的作用,认为所有的智能活动都是反馈机制的结果,而反馈机制是可以用机器模拟的。维纳的理论抓住了人工智能核心——反馈,因此可以被视为人工智能“行为主义学派,,的奠基人,其对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也影响深远。弟二位名人经常与图灵抢“人工智能之父”的帽子,第一次提出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这一名词。他就是LISP语言发明者,真正的“人工智能之父”约翰.麦卡锡(JohnMcCarthy)。在1955年,约翰.麦卡锡与另一位人工智能先驱马文.明斯基以及“信息论”创始人克劳德.香农一道作为发起人,邀请各路志同道合的专家学者在达特茅斯学院共同讨论人工智能。会上,正是约翰.麦卡锡说服大家使用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参会人员也热烈讨论了自动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和神经网络等经典人工智能命题。而一个关键地点,便是上述会议的举行地达特茅斯学院。达特茅斯会议正式确立了AI这一术语,并且开始从学术角度对AI展开了严肃而精专的研究。在那之后不久,最早的一批人工智能学者和技术开始涌现。达特茅斯会议被广泛认为是人工智能诞生的标志,从此人工智能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从诞生之日至今天,人工智能一方面被视作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受人追捧而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也备受批评,且遭受过两次严重挫折,史称“两次人工智能寒冬”。其中,1956年至1974年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在这期间,“通用解题机”(GPS)被制造出来,而约翰.麦卡锡发明了重要的LISP人工智能语音,这种语音直至今天仍有许多程序员在使用。人工智能程序在问题求解、语言处理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而美国ARPA(即后来的DARPA,国防高等研究计划局)每年也为人工智能研究提供至少300万美元的经费。然而,民众和当局似乎对人工智能期待过高,当研究成果不尽人意的时候,人们开始丧失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另一方面,当时作为神经网络先进成果的感知器受到强烈批评,人工智能的研究遭遇瓶颈。从1974年开始,人工智能遭遇第一次寒冬,投资者和政府对AI研究的资金投入骤减。直到1980年,人工智能中专家系统的商用价值被广泛接受,企业订单增多,人工智能研究才开始复苏。这主要归功于符号逻辑学派的发展,神经网络的突破性进展则是80年代末的事情。然而这种复兴未能持续太久,从1987开始Apple和IBM生产的个人电脑性能不断提升。这些计算机没有用到AI技术但性能上却超过了价格昂贵的LISP机。人工智能硬件的市场急剧萎缩,科研经费随之又被削减,AI经历了第二次寒冬。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AI技术尤其是神经网络技术的逐步发展,以及人们对AI开始抱有客观理性的认知,人工智能技术开始进入平稳发展时期。1997年5月11日,IBM的计算机系统“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又一次在公众领域引发了现象级的AI话题讨论。2006年,Hinton在神经网络的深度学领域取得突破,人类又一次看到机器赶超人类的希望。这次标志性的技术进步,在最近三年引爆了一场商业革命。谷歌、微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还有众多的初创科技公司,纷纷加入人工智能产品的战场,掀起又一轮的智能化狂潮,而且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大众的广泛接受,这一次狂潮也许会架起一座现代文明与未来文明的桥梁。(摘编自刘兴亮《人工智能的早期简史》)问题:(1)在人工智能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有怎样重要进步?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4分)(2)人们应该如何理性地看待人工智能发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0分)
答案解析
[搜题无忧题目解析(1)①第一个阶段:阿兰.图灵从数理逻辑上为人工智能用上“机械大脑”开创了理论先河;维纳抓住了人工智能核心——反馈;约翰.麦卡锡说服大家使用人工智能这一术语;达特茅斯会议正式确立了AI这一术语,并且开始从学术角度对AI展开了严肃而精专的研究。 ②第二个阶段:在受人追捧而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备受批评,且遭受两次严重挫折,史称“两次人工智能寒冬”。 ③第三个阶段:人们开始对AI抱有客观理性的认识,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平稳发展时期,并于2006年再次取得突破。 (2)考生在回答这道题的时候可以从两个方面回答: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利大于弊,会为我们带来巨大的进步;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弊大于利,人工智能的过度发展将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机。但要注意自圆其说。
:
相关试题
到()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
【判断题】 在“德礼”与“政刑”的关系上朱熹
(单选题)右侧图片是一欧元纸币的冠字号码部分
(单选题)当保险经纪公司替客户垫付保费后,其
【单选题】 如断缝小于【】mm时,放行列车速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把儒家学说中
【判断题】 正常成年人每天平均摄水量为300
风管系统安装的紧后工序是( )。
()迅速发展是幼儿学习的基础。
事业单位取得的事业收入不可以自行安排支出。A
关于现代测量仪器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不是课程计划构成要素的是( )。
在太空中,宇航员可以清晰的看到地球的伤痕是(
低音弦码为什么高于中高音弦码?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条规定,行使统治权的
“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的“重器
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100个,
广告主发布的种畜禽广告,对种畜禽主要性状的描
在Premiere中,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1978年,世界上第一支激光枪诞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