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0:53:17

阅读下列材料:思想文化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又影响这一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思想文化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又影响这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的发展。

材料一这是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的时代;在这一时代里,人们写下伟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时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黄宗羲也说:提出要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是非决于学校”,国家最高权力是内阁,另设监督和咨询机关(即“学校”),对皇帝和大臣进行监督和批评。

——整理自《维基百科》

材料三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顶峰”,可以不受实践检验;并不认为他们作出的结论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不能改变;更不要说那些根据个别情况作出的个别论断。……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

——摘自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这一“时代”的文化现象是什么?概括这一时期最突出的时代特征。

(2)材料二中顾炎武、黄宗羲的观点有何共同之处?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观点形成的原因?

(3)材料三中陈独秀的思想主张的源头是什么?在当时陈独秀倡导这一运动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有哪些?

(4)材料四中“根据个别情况作出的个别论断”特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实惠?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思想发展演变。从百家争鸣、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新文化运动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等方面来分析。(1)从材料“人们写下伟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时代”中可以看出这一“时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现象是百家争鸣;这一时期的最突出的特征是社会转型。(2)从材料“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和“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中可以概括出顾炎武、黄宗羲观点的共同之处。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来分析这一思想观点形成的原因。(3)从材料“拥护德、赛两先生”中可以陈独秀主张民主和科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思想来自于西方的启蒙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反击了尊孔复古逆流;为进一步思想解放创造条件。(4)根据材料“1978年5月11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料四中“根据个别情况作出的个别论断”特指两个凡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给中国带来的实惠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际地位提升。

(1)百家争鸣;社会转型(或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形成)(2)反对君主专制、限制君权。高度的君主专制,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文化的专制(八股取士)、李贽思想的影响。(3)欧洲的启蒙思想。反击了尊孔复古逆流;为进一步思想解放创造条件。(4)“两个凡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际地位提升。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