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是全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材料一:19世纪末,帝国主义矛盾激化,德国外长皮洛夫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三:1938年,一个叫张伯伦的得意地挥舞着一纸协定,向他的人民宣布“我们赢得了一代人的和平”。但事实上……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约5500万士兵和平民死亡,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4亿万美元。其中,中国军民死亡达2100多万,中国经济损失达6千亿美元。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日本可以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割吞埃及,斩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中新《香港文汇报》

(1)你知道材料一所说的“分割大陆和海洋”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吗?它为什么能分割到最多的大陆和海洋?

(2)这“一粒火星”和这场战争之间是什么关系?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加入了哪一方作战?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这场大战的性质是什么?

(4)材料三所述“协定”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为什么说“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

(5)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发生在法国的重大战役是哪两个?

(6)根据材料四回答,你认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答案解析

(1)英国;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最早完成工业革命(2)成为一战的导火线;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3)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4)慕尼黑会议;慕尼黑会议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助长了法西斯国家侵略的气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所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5)凡尔登战役、诺曼底登陆(6)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世界反法西斯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采意给分)

(1)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经过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英国成为“分割大陆和海洋”最多的国家。(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间围绕着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各帝国主义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帮结派,寻找盟友,重新组合,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激烈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使巴尔干成为欧洲战争的“火药桶”,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了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引爆欧洲这个“火药桶”的“一粒火星”。在一战中,美国加入了协约国一方作战,美国等国的参战,加速了协约国一方的胜利。(3)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与英、法、俄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由此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4)根据材料三“1938年,一个叫张伯伦的得意地挥舞着一纸协定”可知叙述的是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齐亚诺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订了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作为交换德国向苏联进攻的条件,慕尼黑会议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助长了法西斯国家侵略的气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所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5)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法国的重大战役是凡尔登战役和诺曼底登陆。(6)由“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可知,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世界反法西斯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