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魏风华著作《抗日战争的细节》 ,共4册,

题目描述

【题目】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魏风华著作《抗日战争的细节》 ,共4册,虽然是通俗历史读物,但是通过这套书,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经历的这场艰苦卓绝的自卫战争。

材料一 18日晚22时半许,暴戾之东北军在沈阳北大营以西破坏南满铁路,袭击我守备军,与我前来之一部发生冲突。

——《抗日战争的细节1》关东军沈阳特务机关发给东京陆军大臣的急电

材料二 1937年10月国民政府就作出迁都重庆的决议……这几个月,中国的机关、实业、物资、人才向大后方的转移一直没有间断。……当然,最著名的迁移,还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原校址在天津)三家。早在1937年11月,三家就合建了长沙临时大学。为安全起见,也让这批教授、学生有安全安静的研究和读书环境,政府叫他们再迁云南昆明。(1938年4月,三校在昆明组成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抗日战争的细节2》

材料三绥远(在内蒙古西南一带)是当时非常重要的一块正面战场,阻挡着日军向西北大后方的窥视。该地一分为二,日军控制着东南,司令部设在包头。中国军队控制着西南,部队驻地在五原,最高指挥官是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35军军长傅作义。1939年12月,傅作义率领3万多步骑兵,长途奔袭驻包头的日军,打死日军上千人,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一次难得的胜利。随后日军发动绥西攻势占领五原,傅作义带第35军转战茫茫戈壁,在寒风中迎来了1940年的除夕之夜。战士们点燃篝火,戈壁上星火点点,如天上的星辰落下。傅作义一个个叫着第35军部队长(此处指排长以上的各级军官)的名字,叫完后,有的人噌地站起来;有的长久地没有应答,他们是为国战死的英灵。

——摘编自《抗日战争的细节3》

材料四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重庆军委会总参谋长兼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作为军委会委员长、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的代表,在南京黄埔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礼堂接受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的投降。……冈村的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双手向何应钦呈递了冈村的资质证明。何应钦过目后,叫人将日本降书的正副本交给冈村,后者起立双手接捧,埋头逐字阅读。小林在一旁研墨。随后,冈村在《降书》的正副本上签下名字……悲怆和光荣同属这座城市。

——摘编自《抗日战争的细节4》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真正破坏南满铁路的是谁?“我军”随后进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的事件史称什么?有什么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国民政府决议迁都重庆的背景是什么?清华、北大、南开三校离开原校址迁移长沙的背景又是什么?

(3)材料三提到的包头奔袭战发生在全民族抗战的哪个阶段?这一战役与正面战场的其它战役有什么明显不同?如果你能穿越时空回到1940年,为绥远的中国将士写一段慰问语,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4)你如何理解材料四里“悲怆和光荣同属这座城市”这句话?表明 “日本战败投降了”还有两件大事,请写出这两件事及它们发生的具体时间。

答案解析

(1)关东军或日军或日本侵略者。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淞沪会战爆发,南京危在旦夕。七七事变爆发,平津危机。(3)相持阶段。主动出击日军。(能说出其它符合史实的特点也可得分) 慰问语只要结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4)“悲怆”是指经历了南京大屠杀,“光荣”是指见证了日军的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1)根据材料一“18日晚22时许,暴戾之东北军在沈阳北大营以西破坏南满铁路,袭击我守备队”,联系所学可知是日本制造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南满铁路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炮轰北大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根据材料二“1937年10月国民政府就作出迁都重庆的决议……这几个月,中国的机关、实业、物资、人才向大后方的转移一直没有间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政府决议迁都重庆的背景是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南京危在旦夕。根据“当然,最著名的迁移,还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原校址在天津)三家。早在1937年11月,三家就合建了长沙临时大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华、北大、南开三校离开原校址迁移长沙的背景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平津危急,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3)根据材料三“1939年12月,傅作义率领3万多步骑兵,长途奔袭驻包头的日军,打死日军上千人,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一次难得的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抗日战争处在相持阶段。这一战役与正面战场的其它战役的不同点是主动出击日军。慰问语只要结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如:坚持就是胜利,只要齐心协力,日本侵略者最终会被我们赶出国门等。(4)根据“在南京黄埔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礼堂接受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的投降。”可知,“这座城市”是南京,南京“悲怆”是指经历了南京大屠杀,“光荣”是指见证了日军的投降。表明 “日本战败投降了”还有两件大事,一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是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