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第12个文化遗产日。某中学历史兴趣

题目描述

【题目】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第12个文化遗产日。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举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主题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之美)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孺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孟子的政治理想。

(科技之美)

材料二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淀的巨大创造力不仅表现在她独特的文化上,也体现在她古代伟大的科学技术成就上。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2)东汉时期,哪个人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写出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数学家。

(艺术之美)

材料三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3)中国书画艺术可谓源远流长翰墨飘香,据上图写出书圣王羲之的作品名称和该作品的地位。据材料说明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解析

(1)局面:百家争鸣;孔子的政治理想:“以德治国”;孟子的政治理想:“仁政”。(2)蔡伦;祖冲之。(3)《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1)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孔子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2)结合所学可知,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南朝时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3)结合所学可知,东晋王羲之刻苦学习书法,其代表作是《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依据材料“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可以判断出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