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中央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中央农村政策对农村发展以至整个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农村政策,搞好农村发展一直是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教材所学的新中国对土地政策调整的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土地改革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
(2)为了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我国在1953进行了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3)1958年,党中央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
(4)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对内改革从农村开始。( )
(5)建国以来的土地政策都体现了我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都是从国情出发而制定的。( )
答案解析
(1)√(2)√(3)×(4)√(5)×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意义的认识。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改革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准备了条件。(2)此题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此题考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一次严重失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农业的发展的下滑。因此本题说法是错误的。(4)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中实行的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对内改革从农村开始。在农村中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即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相关试题
(单选题)下列有关名胜古迹的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国家中不是我国的陆上邻国的是()? 答案
(单选题)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一画用的艺术手
近年来,我国一些游客在境外旅游时,有出现大声
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
72.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___牵头组建
工商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是( )。A计划B预测
热弯管时,所用的砂子应无泥土等杂质,因此对所
各种水(油)泵的靠背轮,必须装设完整、坚固的
客房服务有哪些常见的投诉?
水平极化波是指磁场方向与地面平行的电磁波。
偏门襟如何能使门襟做得平整,门襟底端不出褶?
所有下列过程都被包含在项目时间管理中,除了(
律师对犯罪嫌疑人可给予哪些帮助?
糖酵解过程中NADH的代谢去路为()
制造商提供给那些作为特殊分销商或用户的采购方
某站一个班内货物作业车总停留360车小时,装
高通货膨胀下的经济增长,表现为经济处于严重失
个人外币现钞存入日累计等值()的可直接在银行
述测试目标有哪些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