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6 22:48:24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旨,分毫不敢与闻。

(1)据材料一,指出在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部门官员的意见。试评述此举的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内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解析

(1)部门:据材料一“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皇帝和中书省、门下省长官的意见。意义: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初年决策程序的规范,既将丞相权力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加强了皇权;提高行政效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2)原因:根据材料二“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基于废除丞相制度后皇帝过于繁忙,为了防止权臣权力过大威胁皇权,也为了提高决策和行政效率,明代逐渐形成了内阁。

(1)包括了皇帝和中书省、门下省长官的意见。意义:丞相权力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加强了皇权;提高行政效率;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2)废除丞相制度后皇帝过于繁忙;防止权臣权力过大威胁皇权;提高决策和行政效率。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