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引文,并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 阅读下列引文,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00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作战,打败袁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材料二: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决战。孙权的大将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打败曹军。
材料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的是哪两次战役?这两次战役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现象?
(2)材料三中的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的战争之后形成了什么局面?
(4)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不同的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案解析
(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东汉末年。(2)统一全国。(3)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4)在作战中战略战术要得当,时机要成熟、要注意谦虚和骄傲的关系。
(1)第一问:据 “公元200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作战,打败袁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官渡之战,据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决战。孙权的大将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打败曹军” 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赤壁之战。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官渡之战中曹操以三、四万兵力打败了袁绍10万大军。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以不足5万的兵力打败了号称80万大军的曹操,因此,这两次战役的共同特点都是以少胜多。第三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孙、曹、刘都尚未自立政权,还不到三国时期。因此反映的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社会现象。因此,正确答案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东汉末年。(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曹操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当时曹操在经过了官渡之战打败了袁绍,而后他率军北渡黄河,消灭袁绍残余势力,最终统一了北方。在河北昌黎有感而发而作。反映了他想要统一全国的豪壮野心。因此,正确答案是:统一全国。(3)材料二反映的是赤壁之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不敢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进占四川。故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因此,正确答案是: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4)官渡之战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招贤纳士,广结人才;实行屯田,使军粮有了保证;在战争中,能谋善断,焚毁袁绍军粮,取得胜利。而赤壁之战前,曹操人数虽多,但士兵不习水战;本人又骄傲轻敌;孙、刘联军采用了正确的战术。综合来说,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作战中战略战术要得当,时机要成熟、要注意谦虚和骄傲的关系。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战略战术得当、要学会利用时机,要知己知彼,才能够获得胜利,要注意谦虚和骄傲的关系等,合理即可。
相关试题
债券A和债券B是两支刚发行的平息债券,债券的
【单选题】 若为疮疡,敷药面积应超过脓肿范围
(多选题)工伤保险基金由()构成
(单选题)指针式万用表主要由()等部分组成的
(多选题)造成市场垄断的主要因素包括()
黄色属于冷色系答案?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
青少年要想健康成长,就必须遵守各种行为准则,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采取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
Atlantic 分销商计划扩张,想提高存货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是____。
酸失去H+后变为碱,碱失去OH-变为酸。()
医患之间非技术关系主要指的是()
移动公司故障分析报告按金牌级至标准级,依次分
以下属于核心一级资本的是( )。A一般风险
在灯光前闭眼三分钟注视灯光三分钟,再闭眼会看
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的妇女;禁
述前列腺的触诊方法及正常前列腺与病变前列腺的
在使用Word文本编辑软件时,可在标尺上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