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7 11:11:58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题目描述

【题目】(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马相伯,清末民初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l900年他将自己的全部家产——3000亩田产捐给教会,规定将其作中西大学的学生助学金。l903年创办震旦大学院,学校以“广延通儒,培养译才”为宗旨,专业分为文学、质学(科学)两类,后发展为文学、致知(哲学)象数(数学)形性(理科)四大学科。1905年筹建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辛亥革命前后,创办辅仁社(即后来的辅仁大学)和培根女校。

热衷教育救国的马相伯对革命也非常支持。1904年夏。破格录取讥讽时政而被清廷通缉的“要犯”于右任。辛亥革命前后,因其德高望重,孙中山将他聘为南京第一任市长。他还曾代理北京大学校长、参政院参政、平政院平政等职。袁世凯称帝后,他痛加抨击,认为“天下之大盗.莫大于君主”。

九一八事变时,他发表《为日祸敬告国人书》,亲自挥毫作榜书、对联义卖,所得款项全部支援抗日义勇军。自1932年11月起,他连续四个月发表了l2次国难广播演说。他先后发起组织多种爱国救亡团体,被公认为救国领袖、爱国老人。

——摘编自李天纲《马相伯卷》等资料

(1)根据材料,概括马相伯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马相伯活动的主要因素。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l900年他将自己的全部家产——3000亩田产捐给教会,规定将其作中西大学的学生助学金。”可知,捐资办学;根据材料“l903年创办震旦大学院”、“1905年筹建复旦公学”、“辛亥革命前后,创办辅仁社(即后来的辅仁大学)和培根女校”可知,;创办大学和女校;根据材料“热衷教育救国的马相伯对革命也非常支持”、“袁世凯称帝后,他痛加抨击”可见他支持革命,反对袁世凯称帝;根据材料“九一八事变时,他发表《为日祸敬告国人书》,亲自挥毫作榜书、对联义卖,所得款项全部支援抗日义勇军”可知,为抗日救亡提供援助;根据材料“他先后发起组织多种爱国救亡团体,被公认为救国领袖、爱国老人”可知组织抗日救亡团体。(2)材料所给的时间范围为1900-1932年,结合所学知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31年九一八事变,都是在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动的情况下,1911年辛亥革命,1915年新文化运动,西方思想文化的广泛传播,在加上他本人爱国主义的信念,综合时代背景,可以得出答案。

(1)活动:①专注近代教育的发展:捐资办学;创办大学和女校;②支持革命,反对袁世凯称帝;③抗日救亡:九一八事变后呼吁团结御侮;为抗日救亡提供援助;组织抗日救亡团体。(2)因素:①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②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③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④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动。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