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8:59:23

历史研究往往具有国家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研究往往具有国家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颜老师准备撰写关于甲午战争的论文,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中国大陆有关论文或者书籍有很多相似:观点上是日本人挑起侵略战争;清政府战败割地赔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资料上在本国很难找到有关甲午战争的第一手资料如战争亲历者或决策者的日记、信件、战争相关统计资料,一般是引述其他人的研究结论。在叙评上说日本人都是战前外交卑鄙、战中屠杀残暴、战后贪得无厌强硬索取,说清政府就是腐败无能。相当多的结论重复或者叠加,新结论往往是对以往结论的补充完善。

材料二  日本人对甲午战争的立场和心态是很平静的,无论是从官方也好还是民间也好,他们没有把这个战争看得那么重要,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近现代以来他们没有过分渲染,对它的评价一直都比较低调,中小学的教科书也都是这样的状况。但是日本人在甲午战争的研究当中,他们的功夫下得非常足,他们做的所有统计、文献的记载和学者对战争的研究,都做得相当完美。《清日战争》这部书后面附有大量的日本方面的数据记载,作者只是选用了文献中的很少一部分。例如,日本的《日清战争统计集》1~4集的大部头,统计资料包括方方面面,兵马、车辆、运输、后勤、军法、战俘、战地民政等等,都记载的特别详细。其中每场战斗弹药的消费统计,精确度达到个位数。百年前日本人在统计学上所做的工作,着实令人震撼和敬佩。让人感觉到,清日战争日本成为战胜国是注定的事情。现代日中友好以后,日本人一直不太肯谈清日战争的历史事情,不愿意刺激中国人的心理底线,从民族性来讲,我觉得他们的心态是低调与平和的。

——《清日战争》作者旅日华人宗泽亚

(1)概括中日两国学者在研究甲午战争问题上的不同特点。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以上中日学者不同特点的原因

 

答案解析

(1)特点:中国学者依据材料一“日本人挑起侵略战争”可知是认为甲午战争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重大耻辱,依据材料一“清政府战败割地赔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可知研究时带有明显的民族情绪;依据材料一“一般是引述其他人的研究结论”可知研究内容相对宽泛;依据材料一“相当多的结论重复或者叠加,新结论往往是对以往结论的补充完善”可知研究结论雷同。日本学者:依据材料二“日本人对甲午战争的立场和心态是很平静的,他们没有把这个战争看得那么重要”可知认为甲午战争是日本一次胜利的战争,研究时较为低调平和。依据材料二“他们做的所有统计、文献的记载和学者对战争的研究,都做得相当完美”可知研究内容较细;依据材料二“都记载的特别详细。其中每场战斗弹药的消费统计,精确度达到个位数”可知研究资料充足详细以及研究结论较为可信。(2)原因:依据材料一和二从甲午战争对两国发展影响不同以及两国资料统计和保存情况不同、两国学者研究目的不同以及两国学者研究认真细致程度不同思考回答。

(1)特点:中国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重大耻辱,研究时带有明显的民族情绪;研究内容相对宽泛;研究资料相对缺乏;研究结论雷同。日本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日本一次胜利的战争,研究时较为低调平和。研究内容较细;研究资料充足详细;研究结论较为可信。(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以上中日学者不同特点的原因原因:甲午战争对两国发展影响不同;两国资料统计和保存情况不同;两国学者研究目的不同;两国学者研究认真细致程度不同。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