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3:40:58

教育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教育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62年6月11日英文馆正式开课。不久学馆定名为“同文馆”,亦称“京师同文馆”。1876年正式规定除了英、法、俄、德等外语,学生还要兼习数学、物理、化学、天文、航海测算、万国公法、政治学、世界历史、世界地理以及译书等课程。后又添设格致馆、翻译处、东文馆。这样,同文馆变成了一所以外语为主,兼习多门西学的综合性学校。同时一批军事学堂也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洋务时期的教育从哪些方面突破了封建教育桎梏?

材料二袁世凯出于复辟帝制的需要,极力推崇孔孟之道,恢复封建教育的核心—尊孔读经。1919年4月,教育部教育调查会议决了“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的国民教育宗旨,毫无保留地提出了资产阶级共和政治下的教育思想,此教育思想完全符合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这种社会思想促使中国现代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民主科学的社会思想进入中国后,与传统专制主义形成截然对立,提倡“个性解放”,人人平等,直接促使教育个性化、平民化的发展

——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舒新城编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新文化运动提倡“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的教育宗旨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1952年6月至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把中华民国时期效仿英、美式构建的高校体系改造成效仿苏联式的高校体系。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综合性院校则明显减少。这场教育体制改革,史称“院系调整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书》

(3)根据材料归纳50年代初新中国“院系调整”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此特点的主要原因。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一信息可知,洋务时期,在教育方面突破了封建教育桎梏,表现在①在教育目的上,从培养官吏到培养实用人才,如创办“同文馆”,培养翻译人才;②在教育的体系上,从以私塾为主到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如“同文馆变成了一所以外语为主,兼习多门西学的综合性学校”;③在教育的内容方面,从以“四书五经”为主体到西方科学为主体,如“正式规定除了英、法、俄、德等外语,学生还要兼习数学、物理、化学、天文、航海测算、万国公法、政治学、世界历史、世界地理以及译书等课程。”(2)新文化运动提倡“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的教育宗旨,这与其批判“孔孟之道”,宣扬西式“民主与科学”,解放思想的主旨是相符的。这种强调人性解放的教育宗旨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表现在:①政治上冲击封建专制统治,顺应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要求。②思想上促进思想解放、推动民主观念的深入。③教育上实行平民化教育,有利教育普及。(3)“把中华民国时期效仿英、美式构建的高校体系改造成效仿苏联式的高校体系。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综合性院校则明显减少。”,反映出这次院系调整的主方向,即向苏联学习;第二问,原因有:新中国建立初,世界大国只有苏联承认,苏联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给予大力援助,因此新中国之初,对苏的“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成为这次“院系调整”的根源;注重工科院校;为即将开展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服务。

(1)①在教育目的上,从培养官吏到培养实用人才;②在教育的体系上,从以私塾为主到现代意义上的学校;③在教育的内容方面,从以“四书五经”为主体到西方科学为主体。(2)①政治上冲击封建专制统治,顺应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要求。②思想上促进思想解放、推动民主观念的深入。③教育上实行平民化教育,有利教育普及。(3)向苏联学习;新中国建立初,“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注重工科院校;为即将开展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服务。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