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展示了以下材料,组织同学们开

题目描述

【题目】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展示了以下材料,组织同学们开展探究活动。

材料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百年来,家国情怀已经融入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传统家训文化内容丰富,包含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国一体的教育思想,注重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有机统一。

(1)上述材料体现了教材中哪些知识?

材料二 以下是王梅同学展示的自己的日记片段:

日记一:7月15日  多云

在父母的抚育、同学的帮助和老师的教诲以及社会的关爱下,我逐渐认识了社会这个大课堂,在这个课堂里我收获很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你觉得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王梅的收获会有哪些?

日记二:7月25日   多云

今天,学校邀请了心理学老师为我们做了一场“亲社会行为”的报告会。老师展示的一幅幅图片和一个个故事,让我对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了更多认识。

(3)请你帮助王梅分析“更多认识“有哪些。

答案解析

(1)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②人的社会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④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⑤个人与社会是有机统一,密不可分的。(2)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等。(3)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要学会兼让;要学会分享;要帮助他人;要关心社会发展。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题文中“家国天下”的观点表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以从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人的社会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个人与社会是有机统一,密不可分的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参与社会活动的意义的认识,根据所学,从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认识,根据所学,从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