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09:21:46

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

题目描述

【题目】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材料二  发生在某国的一次变革

——整理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

材料三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他认为,萧条的根本原因不是供过于求,而是需求不足。国此,他主张,政府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他还建议政府进行公共设施建设以提供就业岗位,并通过税收政策重新分配收入。

——改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四        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摘自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1)商鞅生活在哪一历史时期?商鞅变法在土地制度上“不法古”的表现是什么?通过变法,当时的相关诸侯国逐步确立了哪种社会制度?

(2)材料二所述变革发生在哪个国家?该变革的名称是什么?这变革使该国的社会性质产生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萧条”指的是哪一历史史实?凯恩斯的思想在哪一事件中得到了提前利用?这一事件对整个资本主义国家而言有何意义?

(4)材料四中划线处应填写的时间是什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做法是什么?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综合上述四则材料,你对变革创新有何认识?

答案解析

(1)据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生活在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在土地制度上“不法古”的表现是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通过变法,当时的相关诸侯国逐步确立了封建制度。(2)根据材料二“天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所述变革发生在日本,该变革的名称是明治维新,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3)据材料三“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他认为,萧条的根本原因不是供过于求,而是需求不足。国此,他主张,政府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可知,“萧条”指的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凯恩斯的国家对经济干预思想在罗斯福新政中得到了提前利用,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4)根据“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可知,材料四中划线处应填写的时间是1978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最后一小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变革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变革创新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1)战国时期;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封建制度。(2)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4)1978;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变革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变革创新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