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

题目描述

【题目】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材料二:如图所示

——图片来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材料三: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是什么?(意思相近即可)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问题二:据材料二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问题三:材料三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问题四:依据材料四,指出正确的治国方略应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意思相近即可)

答案解析

问题一: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纷争不断;治理国家;问题二:以德治国;“仁”; 问题三:重视法律、法治; 问题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意思相近即可)。

(1)依据材料信息: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可知,春秋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纷争不断,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是治理国家;(2)第一问依据材料二图片信息可知,孔子主张以德治国;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3)依据材料信息: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可知,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重视法律、法治;(4)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可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第二问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