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0 15:16:37

彰显大治理

题目描述

【题目】彰显大治理

(哀思无限)2020年5月1日和5月22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和全国人大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全体与会人员默哀1分钟,对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表示深切哀悼。

(1)这庄严而深情的一幕体现了我国将什么价值理念贯穿抗疫始终?

(依法维权)2019年3月1日,一女子返京不主动登记,不自行隔离,私自去健身房健身。遇到民警质问,不仅不配合工作,还打掉警察的执法记录仪,阻挠执法。对此,北京市公安局表示,疫情期间对各类袭警、辱警等零容忍。

(2)行使权利有界限。战“疫”背景下,公民应怎样依法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利?

(爱国教育)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纲要》提出,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

(3)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活动探究)截止目前,全国已有237个城市启动垃圾分类,上海、杭州、宁波等18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覆盖率超过70%。但由于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滞后、垃圾分类设施缺乏、政府有关部门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监管不到位,生活中垃圾随手扔的现象仍十分普遍。

(4)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按照“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①我发现的问题(用一句话概括):

②我对该问题的

③我的解决方案: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炼材料主旨“两会期间默哀一分钟向烈士和逝世同胞表示哀悼”,这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据此作答。(2)本题考查正确行使权利,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根据教材内容,围绕不能滥用权利、不得损害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等方面展开知识点作答。(3)本题考查爱国主义的本质,根据教材内容,围绕爱国主义的本质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作答。(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的问题可以围绕环境方面作答,分析问题则围绕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作答;解决方案则围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垃圾分类的力度、增强公民责任等方面作答。

(1)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生命至上(尊重生命、敬畏生命)。(2)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等等。(3)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4)①我国垃圾分类工作进展仍面临一些问题。②我国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滞后、垃圾分类设施缺乏、政府有关部门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监管不到位。③完善相关立法,加强垃圾分类管理机制;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增强公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责任感。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