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学法探究。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学法探究。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我们常常通过历史地图、手绘地图和饼图等多种形式形成历史时空观念,请你依据材料一图片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列表述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

①图一至图四,依次展现了唐朝、清朝、元朝和两宋情况。

②图一中位于青藏高原的吐蕃与唐朝处于政权并立的关系。

③图三中设置宜政院,中央正式对西藏行使行政管理权。

④两宋、元朝和清朝都是大统王朝,国家统一趋势增强。

(2)将材料一中图二转换成米字示意图更易于掌握时空信息。下图中A、B两处岛屿自古以来是我国的领土,它们分别是

 

A.       

B.       

材料二  如下图

(3)梳理课文的知识思维导图,理清知识层属关系十分重要。仔细观察材料二的思维导图,将图中①至⑤对应的内容填在下面。

①        ;②        ;

③        ;④        ;

⑤        ;

答案解析

(1)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2)A库页岛;B钓鱼岛、赤尾屿。(3)①设置驻藏大臣;②大小和卓的叛乱;③回部;④三级;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意思相同即可)

(1)①观察材料可知,图一反映的是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图二反映的是清朝的疆域;图三反映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和对西藏的管辖;图四反映的是两宋时期的政权的并立。 故题干表述正确。②依据所学可知,唐朝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但吐蕃还不是唐朝的行政区,到了元朝,西藏才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故题干表述正确。③依据所学可知,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元政府设置宣政院,从此,中央政府正式对西藏行使行政管辖。故题干表述正确。④依据所学可知,宋、辽、西夏处于并立与和战的状态,所以两宋、元朝和清朝都是大统王朝,国家统一趋势增强表述不正确。故题干表述错误。(2)依据所学可知,17世纪40年代,沙俄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侵略军大肆烧撒掳掠,严重威胁到清朝的统治和当地人民的的安全。康熙帝率军亲征,于1685年和1686年组织了两次雅克萨自己反击战,重创俄军,迫使沙俄同意通过谈判来解决两国的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从法律肯定了我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河流域包括库页岛的主权。故得出,清朝的疆域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这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同时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可以得出,清朝的疆域东南到台湾附属岛屿以及钓鱼岛或赤尾屿。故A库页岛;B钓鱼岛、赤尾屿。(3)依据所学可知,清初,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赐予他“达赖喇嘛”的称号;后来康熙的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称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经过中央政府册封。雍正时期(1727年),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清朝时,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朝的军队驻扎新疆地区,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当时新疆天山以南地区的维吾尔族称为“回部”。清政府采取一些措施来安抚少数民族的首领,例如:修建须弥福寿庙。乾隆帝为隆重迎接六世班禅的到来,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特建须弥福寿之庙供六世班禅讲经和居住,所以,此庙又称“班禅行宫”。二级属于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的具体措施,修建须弥福寿庙属于二级的下一级对西藏管辖中的安抚措施,故属于三级层面。主题⑤属于整体概况,可以概括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故①设置驻藏大臣;②大小和卓的叛乱;③回部;④三级;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