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顾炎武的《郡县论》认为郡县制是政治最大的弊端,“此民生之所以日贫,中国之所以日弱而益趋于乱也,,。郡县制是皇帝最大化自己权力和利益的手段,所谓“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中央专权钳制之下,地方社团和地方官毫无积极性可言,致使民穷国弱,而振兴国家的办法就是分权给地方,让地方社团强盛,授地方官以实权,“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以厚民生和强国势。
——摘编自彭小瑜《以政治人类学质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材料二: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敲剥天下之骨髓,’的君主是人民的“寇仇”,是“独夫”,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主张通过学校和实行法治来监督君权。这种学校具有对天子直言“政有缺失,“‘公其非是”的职能,类似于近代的代议机构。他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君主的“一家之法”,从而实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理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揭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弊端的出发点,及其所倡导的振兴国家的途径。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顾炎武和黄宗羲论述问题的角度的异同点。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炎武、黄宗羲思想的进步作用。
答案解析
(1)揭露郡县制的弊端实际是抨击君主专制下的中央集权。由材料“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可见顾炎武倡导的振兴国家的途径是中央分权给地方,给予地方官实权。(2)由“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和“通过学校和实行法治来监督君权”,可见二者都针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但是顾炎武侧重点是地方管理体制,而黄宗羲侧重的是君主专制。(1)顾炎武和黄宗羲的思想的进步作用可以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归纳。可以答为:二者都针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出发点:抨击君主专制下的中央集权。途径:中央分权给地方,给予地方官实权。(2)相同点,二者都针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不同点;顾炎武是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角度分析郡县制的弊端的,而黄宗羲则是从君主专制的角度分析政治制度的弊端的。(3)进步作用:冲击了君主专制制度,针对时弊提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思想主张,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相关试题
【简答题】 中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要内
从冷战结束后25年时段看,多极化趋势就是美国
(单选题)企业销售人员在工作时间内读书,或在
(单选题)计算利息保障倍数时,分母的利息是(
下列各句中,表达没有歧义的一句是()。A:她
我国农业生产中有这样的谚语:“清明前后,栽瓜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所谓天理,复是
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唯
209. 如果一个人感染了艾滋病,那么能够说
按照策略适用期限的不同,证券投资策略分为(
2014年2月15日的短道速滑赛场,中国队又
把罗纹机、双面大圆机的织针对位改变一下,罗纹
某网络中的各计算机的地位平等,没有主从之分,
《西厢记》是元代杂剧作家()的代表作,讲述了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存在的体征包括:
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现金支出中生活消费现金支出比
下列传输介质中,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
以下关于屋顶、闷顶、建筑缝隙防火设计错误的是
呈上下方向,并与水平面相垂直的轴,称为( )
以下选项不属于多民族国家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