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7 04:50:37

    材料一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十三届全国人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材料二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来广西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各民族群众携手同心、守望相助,平等享有权利,共建美丽广西,共享发展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谈谈国家应如何共建美丽广西。

答案解析

本题以中华民族大家庭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同舟共济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取得的成就为材料,从《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考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的能力,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谈谈国家应如何共建美丽广西。知识限定不具体,属于中观考查。但考生可设问指向发现解答本题的切入口:民族团结。分析试题设问会发现本题的解答主要是两步,第一步,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第二步,如何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可从三个角度分析作答:民族关系、民族原则、民族政策、宗教政策。①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角度: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②民族关系、民族原则角度: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③民族政策角度: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为构建广西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④宗教政策角度:要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构建广西和谐社会提供融治的社会氛围。

(1)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2)①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②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为构建广西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③要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构建广西和谐社会提供融治的社会氛围。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