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阅读下列材料,完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50年,商鞅……将原散的小乡、邑等自然聚落编制在一起,设立县,由国君派出官吏进行管理,职位不世袭。这种县制的推行,把分散的权力汇聚到国君手中。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这是秦国国力日强,最终打败群雄,建立中华一统帝国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为适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迁都洛阳后,北魏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鲜卑人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这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材料三:1895年发生的两个历史事件(如图1、图2)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的两组数据(图3、图4)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商鞅确立县制,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北魏的改革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什么积极“影响”?
(3)材料三中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关系?图2所示事件揭开了哪一运动的序幕?
(4)结合材料四中两幅图表中的数据,说说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5)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创新与国家发展的认识。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一“设立县,由国君派出官吏进行管理,职位不世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内容之一是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商鞅确立县制,对秦国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增强了秦国的实力。(2)根据材料二“为适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迁都洛阳后,北魏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鲜卑人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这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积极“影响”是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3)根据图2反映的“公车上书”与图1反映的《马关条约》之间是因果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4)根据图3、图4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国内生产总值飞速增长,国民收入大幅度提高。(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创新与国家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改革必须要与国情相结合,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改革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方向等。
(1)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增强了秦国的实力。(2)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3)《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化了民族矛盾,维新派希望变法图强,引发了“公车上书”;戊戌变法运动。(4)国内生产总值飞速增长,国民收入大幅度提高。(5)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改革必须要与国情相结合,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改革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方向等。
相关试题
146. 按燃烧的物质的性状划分,B类火灾指
3742 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说法正确的
在温度和温度状况不良的城市道路上,应设置垫层
(单选题)第1代CT采用的图像重建方法是()
下列阴影部分最能体现2006年秋粮产量占当年
微信作为一种互动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的传播方
当代学者金开诚先生认为:“通过书法艺术,可以
票证是人类近代历史的见证,从中可以认识社会的
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120、采用层间调压时,应当采取控制层间压差
224.在高寒地区,对远程控制台( )采取有
Highlight公司使用标准成本核算体系,
小概率事件,是指在一次事件中几乎不可能发生的
简述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
关于S-MAX灯光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已知甲国是一个多法域的国家,甲国中东甲和西甲
甲公司欠乙公司货款900万元不能偿还,乙公司
食品中的总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和在测定条件下
潜能可以被认为是人类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
对乔木类修剪,下列中说法正确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