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0:56:22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一系列的发展演变。阅

题目描述

【题目】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一系列的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家们在晚周(注:春秋战国)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泊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请回答: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晚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2)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在改造儒家思想方面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3)依据材料三说明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背景。

(4)儒家思想历经数千年,虽多次经受冲击,但仍流传至今。根据你所学知识,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解析

试题(1)在晚周时期儒家学者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子、孟子和荀子。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乱世,孔子提出“仁”与“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从而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孟子提出“君轻民贵”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荀子则提倡“仁义”、“王道等内容。(2)“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指在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在内容上,董仲舒融合阴阳五行家、道家和法家思想对儒学体系进行改造,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3)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三大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生。他们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这些思想的提出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明末清初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在政治上出现腐败。(4)在儒学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孔孟儒学、汉代儒学、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等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儒学思想通过不断改造自身以适应统治的需要,并且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各家学派的思想,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成为历代的官方统治思想。因此儒学思想得以流传的主要原因既在于儒家思想自身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也在于历代统治阶级的重视和历代儒学家的努力。

(l)孔子:仁和礼;为政以德。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仁义、王道;君舟民水。(6分)(2)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分)改造:董仲舒融合阴阳五行家、道家、法家思想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2分)(3)时代信息: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3分)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政治腐败。(3分)(4)原因:儒家思想自身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历代统治阶级的重视;历代儒学家的努力。(4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