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始终致力于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阅读材
题目描述
【题目】新中国成立后,始终致力于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原则——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与旧中国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声音-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2)20世纪50年代,在国际舞台上发出的“中国的声音”主要指什么?
材料三
中国力量——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它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3)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什么时候?
材料四
中国影响——新中国建交示意图
(4)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迎来了建国后建交的第二次高峰。出现新局面的关键因素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重大外交成就?
材料五
中国责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力倡导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日益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重要建设性作用。
(5)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在坚持原有外交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又有了什么新的特点?请列举一个新世纪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或承办的国际盛会。
答案解析
(1)独立自主(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求同存异”(3)1964年(4)关键: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重返联合国,中日建交(5)积极开展多方面外交 组织:APEC WTO
(1)依据材料所给信息:“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独立自主。(2)依据所学可知,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了会议圆满成功。(3)依据所学可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出现新局面的关键因素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的改善;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中日建交。(5)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在坚持原有外交方针和政策的基础积极开展多方面外交,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中国加入WTO。
相关试题
9994智慧树知到《压力容器设计》章节测试答
5.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 )
岁以后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单选题)2002年第()届冬奥会上,杨扬在
【多选题】 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是趋势是【】
下列诗句,可以获取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这
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确立、
若就个体层面而言,人的幸福感取决于其满足感,
负有扣缴税款义务的扣缴义务人(国家机关除外)
电信市场营销是根据()创造和提供使客户满意的
什么叫闭合水准路线?
突发环境事件
正常工作情况下,以下关于MT880r-C指示
洋务运动之所以破产的根本原因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口国内迁移的主要趋势是
数控编程在轮廓加工中一般所说的程序编制误差是
摩托罗拉V3手机本机无受话,其引起原因可能有
商品混凝土的运输表述正确的是()。
有过自杀记录的人,再度轻生的可能性比一般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