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有此反省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这一政治主张付诸实施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先生、赛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了什么运动?

答案解析

(1)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没有变动腐朽的封建制度。(2)资产阶级维新派;历史事件:戊戌变法;结果:失败。(3)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1)从材料一李鸿章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所进行的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他有此反省的原因是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没有变动腐朽的封建制度。(2)由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可知,这是指戊戌变法。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封建顽固势力强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3)据材料“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民主、科学;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了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