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唐代诗人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时,带了两块天竺山石回乡作

题目描述

【题目】    唐代诗人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时,带了两块天竺山石回乡作纪念。一天,他摆弄石块时幡然醒悟:如果到西湖游玩者都带几块天竺石走,天竺山的秀美岂不要消失殆尽?山石虽不值钱,但取之如同贪污,玷污了名声。于是写下自责诗:“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蘖。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1)“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力。我们该怎样增强自己的自控力呢?

(2)白居易对自己可谓是“止于至善”,请你谈谈对“止于至善”的理解。

(3)白居易的言行给后代树立了“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榜样,请你谈谈榜样的作用。

答案解析

(1)①增强“我不要”的力量;②增强“我想要”的力量;③加强自我监控。(2)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②“止于至善”要求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善成德;③“止于至善”要求我们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④“止于至善”要求我们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⑤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3)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1)本题考查行己有耻的内容,增强自控力的方法,结合教材知识,从增强“我不要”与“我想要”的力量、自我监控等方面作答即可。(2)本题考查对止于至善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教材知识,从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等方面作答即可。(3)本题考查榜样的作用,联系教材可知,从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这些方面回答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